吃瓜开心群收费几十元到几千元济南有群“送上门”的大厨

吃瓜 22℃ 0

  专业厨师上门烹饪、厨艺爱好者在社交平台接单……近年来,上门代厨成为消费者热门选择。近日,记者走访发现,这一服务在济南日渐火爆,从业者月入过万元。部分团队月均订单超百条,单日最高接单12 单。

  上午十点,小刘的刀尖准时叩响案板,紫皮洋葱在她手中化作半透明月牙薄片。两年前,出于爱好,她踏入上门代厨行业。起初,一周接不了一单。她一边摸索,一边经营自己的社交账号,咨询的顾客逐渐增多。

  “客户备料,我掌勺,一小时30元。”小刘一边说,一边展示今日菜单:红烧排骨、洋葱肥牛、清炒西兰花和西红柿鸡蛋汤——专为一位准妈妈设计的营养餐。

  她主要服务对象是准妈妈、坐月子的宝妈或年轻小两口。小刘说,月入4000多元,虽然赚得不多,但做的饭能受到认可,感觉很高兴,跟不少客户处成了朋友。

  半年前升级为准妈妈的李青(化名)就是忠实用户。“一开始,自己跟着视频学做营养餐。”李青说,每顿耗时两三个小时,最后收拾厨房还要半小时,“经常做完一顿饭,都没力气吃了”。

  她算过账,上门代厨一次60元,搭配四五十元食材,夫妻俩能吃两顿,与外卖价格相当。但“能在家闻到厨房飘来的饭菜香,是外卖给不了的体验。”李青说。

  顾客线上下单后,他拉着装有整套刀具、量勺、雕花模具等专业工具与新鲜食材的小推车,服务于家宴商务局与追求仪式感的家庭局。

  6月17日上午八点半,老范来到济南市奥体附近一处小区。“范师傅,加道红烧肉吧,孩子爱吃。”一进门,老主顾刘先生笑着商量。老范一边应声,一遍熟练地系上围裙,在厨房里开始忙碌。

  2021年,老范刚改行时,济南市场上从业者寥寥无几。“我说自己是上门厨师,别人还以为我是送外卖的。”第一个月,他仅接到3单,还都是朋友介绍的。

  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和社交平台推广,上门私厨服务从去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。从业者从最初的个位数扩张到超百人,还细分出了“家常派”“宴请派”等不同流派。老范的订单也水涨船高,月均接单20余单,每月收入稳定过万元。

  锅烧热,老范拎起肉块皮朝下沿着锅边转了一圈,迸发出油花声,引得小朋友跑来看热闹。三个多小时后,水晶肴肉、蓑衣黄瓜、蟹粉豆腐……十二道菜在转盘上铺开。中间摆着一碗长寿面,老范特意用胡萝卜雕了个“寿”字图案。

  擦完灶台后,老范将刀具、调料瓶按大小排列,快速装箱。“刘老师,我先走了,菜品有什么意见,您发我手机上。”老范边说边往问外走,手里还提着一袋垃圾。

  “6-8位的中小型家宴最受欢迎,四凉八热一汤两点,平均客单价2500元-5000元。”麟德轩负责人冰冰介绍,商务宴请、家庭聚餐需求占比较高,注重私密性、品质化和定制化。

  她曾接到过在户外空地上办宴会的订单。团队六个人,拉着一车便携式炉灶、全套厨具和锅碗瓢盆,现场搭建临时厨房。夜风时大时小,炒锅里的火苗也忽高忽低。

  “那顿饭我们做了快五个小时,”冰冰说,看到客户在星空下开心举杯的样子,就觉得一切都值得。上门私厨的魅力,就在于能把美食带到任何需要仪式感的地方。

  除了场地不定外,客户需求也逐渐精细化。冰冰翻看着手机里的订单备注介绍:有人指定调料产区,也有人对摆盘造型有要求……

  “目前,该月均订单量已达150单,同比增长近五倍。最多一天接12单,20人团队连轴转。”冰冰介绍,春节、中秋节、周末都是预约高峰期,需要提前一周预约。

  当日,记者在社交平台以“济南上门代厨”为关键词搜索发现,该服务已呈现明显的市场分层。既有标价“5-6个菜88元”的平价选择,也有“12个菜1645元”的中端选择。此外,还有不少酒店提供专业团队,单次服务收费一两千元到上万元不等,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厨师资质、食材品质和服务内容上。

  不过,上门代厨服务兴起的同时,投诉也不鲜见。有市民反映,她曾支付200元定金预约上门做菜服务,结果厨师当天失联。还有人反映,口味不符合预期、上菜速度慢等问题,影响就餐体验。

  “近几年,随着社会形态变迁、新科技兴起,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、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,带动了上门厨师、收纳师、宠物保健师等新兴职业不断出现。”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强表示。

  其建议,对于这些新职业,相关企业平台应肩负起主体责任,设立门槛,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把关。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治理力度,创新监管手段,让新兴职业规范发展。(来源:齐鲁壹点)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关键词:吃瓜开心群